第694节(1 / 1)

不管是八旗勋贵那边派来的使者,还是强国会的人。

李岐是苏曳的心腹,他在很长时间和傅奇都是老熟人。

但这一次李岐前来求见傅奇,也被拒绝了。

三个大员刚刚离开,整个兵站就开始暗流涌动了。

……

京城!

苏曳、荣禄、僧格林沁一路狂奔,刚好赶上了次日的朝会。

两宫太后垂帘。

小皇帝有些木讷地坐在皇位上。

慈禧太后道:“陆军部的三个大员来了,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?”

兵部尚书爱新觉罗·载龄道:“发逆十五万大军南下,攻破丹阳,常州,无锡,目前正率军攻打苏州。”

苏曳面孔微微一抽,道:“主帅是谁?”

载龄道:“左路军主帅石达开,右路军主帅陈玉成。”

太后道:“苏州是我大清最重要的赋税来源,该当如何?”

然后,所有人目光望向了苏曳。

你不但是中枢,而且是陆军大臣。

苏曳道:“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奏报呢?江苏巡抚李鸿章的奏报呢?”

江苏之兵,精锐力量都是江南大营残部,之前效忠徐有壬,也就是间接效忠苏曳。

为了帮助苏曳夺取中枢大权,张国梁冯子材尽取江苏之兵北上,总共一万六千人,现在成为了京城守备一师。

虽然所有人没有说话,但暗藏的意思很明白。

苏曳大人你把江苏的精锐兵马全部抽调完毕,这才有常州、无锡、丹阳等城池的沦陷。

但是,当时徐有壬率领江苏精锐北上的时候,也就相当于把整个江苏的军事权力交给了李鸿章。

湘军有多少军队,十几万都不止吧?

为何却守不住江苏?

“军情如火,请政事堂和陆军部,早做定夺。”兵部尚书载龄道。

而就在这个时候。

外面忽然传来高呼。

“六百里加急,六百里加急……”

两宫太后不由得脸色微微一变,反而小皇帝兴致勃勃抬起头来。

紧接着信使飞奔而入。

“江苏巡抚李鸿章奏报,苏州沦陷!”

两宫太后脸色剧变。

接着,信使递上了一封奏折。

两宫太后看完之后,让人递给了苏曳。

苏曳打开一看,只看最关键的内容。

李鸿章说发逆大军得到了洋人最新式的武器装备,战斗力大增,他率领的军队寡不敌众,丢了苏州,请两宫太后降罪。

另外,他此时已经率军撤退到松江。

请朝廷立刻派遣援军南下,发逆大军随时可能进攻上海。

总税务司此时就在上海。

而且清廷的很多财政源头也在上海,若是上海沦陷,那真是不堪设想。

历史上的李秀成攻下苏州后,几次攻打上海,也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候了。

只不过,现在的局面比历史上更加复杂了。

因为英国人在中国的利益一家独大,激怒和美国和俄国。

所以,此时在上海的洋人可不是一条心了。

要知道,现在美俄的舰队还在长江口和苏曳长江舰队对峙。

只不过,两家加起来的舰队实力都不够强,不敢对苏曳长江舰队开火。

但是,却牵制了苏曳的水师主力。

不出意外的话,俄国公使应该就快到了吧?

仅仅一刻钟后。

外面就传来了一阵高呼,俄国公使伊格纳季耶夫求见。

两宫太后皱眉,完全不愿意见这位公使。

在苏曳的影响下,两宫太后现在最讨厌的外国人也就是这位俄国公使了。

如今英国公使,法国公使都已经在京城办公了,而且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前来皇宫拜会。

甚至,两国公使的夫人也多次前来皇宫做客。

尤其是英国公使,态度比起之前先帝的时候,简直好上许多。

而美国公使,俄国公使依旧不愿意进京递交国书,反而一直发出战争威胁。

片刻后,俄国公使进入大殿之内。

“这是我国皇帝的亲笔信,请太后阅览。”

接着,俄国公使递上了这封亲笔信。

当然,已经在边上翻译了中文。

这是很长的一封信,语气是非常温和的,甚至大段大段阐述了两国的友谊。

甚至称得上是冗长了。

一直到最后,俄皇说非常遗憾,贵国的总理大臣不愿意承认清俄北京条约,不承认瑷珲条约。

在长江口,清国的战舰甚至向俄国战舰开火。

在北方边境,两国军队屡有冲突。

俄国万分不愿意和清国发生战争,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,为了保护在东西伯利亚的民众,不得已需要用军事手段挽回俄国的利益。

想要避免战争,除非清廷答应两个条件。

第一,完全承认《瑷珲条约》、《清俄北京条约》的内容,让出长江航道权,并且两国需要再一次重新勘测边境。

第二,罢免让两国陷入战争危机的罪魁祸首,比如苏曳。

两宫太后看完之后,把俄皇的亲笔信交给了苏曳。

苏曳看了一遍。

俄国公使道:“为了保护边境国民的安全,我们已经在边境集结了近两万大军。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也已经下旨,准备集结十万大军开赴东西伯利亚,保护我们的利益。”

十万大军?!

听到这个数字,两宫太后面色一变,满朝文武也脸色剧变。

英法联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超过三万人,同时投入战场的也没有超过一万八千人。

而俄国竟然要投入十万大军?

那,那岂不是黑龙江,吉林,盛京都可能沦陷?

顿时间,所有人目光望向了苏曳。

在很多人看来,这事是苏曳惹来的。

俄国公使道:“这是我国皇帝的亲笔信,所以完全可以视为是最后通牒了。”

“如果贵国再不妥协的话,那等待贵国的只有全面的战争。”

然后,俄国公使直接离去,留下惶恐的满朝文武。

对于洋人的畏惧,已经深深铭刻到骨子里面了。

“太后,这……这可如何是好?南边发逆攻破了苏州,马上就要攻打上海,攻打浙江了。”

“北边的俄国人,马上就要杀过来了。”

“两年前,英法联军从天津杀过来,还能北狩承德。现在如果俄国人从北边杀过来,那还能去哪里?”

这话一出,两宫太后脸色一寒。

又欺负我们女流之辈,权威不够是吗?

先帝在的时候,你们敢说这样的话吗?

不过,历史上八国联军杀入京城的时候,确实逃的不是承德,而是西安了。

“黑龙江、吉林和盛京,那可是龙兴之地,万万丢不得的啊。”

“太后娘娘,派总理衙门的人去和俄国人谈判吧?”

“臣附议!”

“臣附议!”

“臣附议!”

谈判?俄国人肯定是不会和苏曳谈判的,而是会选择和桂良、文祥谈判的。

而一旦开始谈判,那肯定就是承认瑷珲条约。

届时,就直接推翻掉苏曳的外交政策了。

眼看着附议的人越来越多,两宫太后目光顿时望向了苏曳。

最新小说: [棋魂同人] 春冰(光重生) 别装/暴烈温柔 与假太监对食后我成了皇后 宦门逢春至 山野狂医 大景巡夜人 娘娘她宠眷不衰 深渊蝴蝶 青森小馆 怪物们的新娘